呼和浩特政采數字化邁向“新賽道”
近年來,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政府采購在數字化道路上邁向“新賽道”,助力采購主體最大化應用政府采購電子化系統,實現了“企業不出戶、數據多跑腿”“采購網上辦、支付不見面”“代理上云端、公正開評標”“監管數字化、全程可尋跡”。同時,充分運用政府采購大數據信息,保障流程“規范化”、監管“全面化”、服務“周到化”,攜手采購主體,積極探索優化營商環境的新思路、新途徑和新局面,全面發力提升政府采購工作質效。
截至2024年3月底,全市政府采購合同融資額突破1億元,融資數量位居全區第一,并率先在各盟市開出首張電子履約保函、電子發票,開具電子履約保函49筆,替代保證金519.20萬元,開函筆數及替代保證金數額均居全區第一。
“全市政府采購工作今年以采購各方需求為根本,全面借助數字技術加持,不斷提高監管部門決策的科學性和預見性,提升服務的精準性和便利化,強化監管的時效性和靈敏性,持續營造更為公平公正、陽光透明、競爭有序的政府采購營商環境。”呼和浩特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為形成全流程數字化采購,呼和浩特市暢通網絡連接,全面推進“全區一張網”的實施,實現省、市、縣(區)三級政府采購業務的電子化交易管理。暢通自治區政府采購“云平臺”與財政核心業務的“一體化”系統渠道,全面實現政府采購電子化交易系統、國庫支付系統的互聯互通、資源共享和協同運行。同時,“一站互通”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、市財政局、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局的官方網站,實時同步公開采購信息,通過數字化網絡互聯互通,實現從采購預算、采購意向、交易執行,到合同簽訂(備案)、合同融資、履約驗收、信用評價、公告發布、監督預警、數據分析、在線提交發票、資金支付、線上投訴、信息公開的全流程可追溯電子化閉環采購,為參加政府采購活動的采購人、供應商、代理機構、評審專家和采購監管部門提供“一網通辦”“一網通管”的便利化服務。
為助推低成本便捷化采購,托舉政策落實上“云端”,呼和浩特市依托自治區財政廳搭建的政府采購各功能模塊,通過媒體宣傳、多方調研、各方座談、現場推介、視頻推廣政策等形式,全面推廣政府采購合同融資、電子履約保函、電子發票、遠程異地評標、鄉村振興等低成本、便捷化應用,以更多應用場景、更便利程序、更優性價比方便各方企業參與全市政府采購活動,托舉政府采購政策落實上“云端”,保障“云平臺”系統框架“有骨有肉”,充分運用政采數字化技術工具,全面提升政府采購治理理念,助力低成本便捷化采購。
為實現全方位精準化監管,呼和浩特市依托數據管理,抓住政府采購全生命周期中的關鍵點信息,依托政府采購“云平臺”預警、信用評價等功能,以“數控+人管”的監管方式,對采購人的政府采購活動進行全流程專職專管,同時運用大數據信息,通過比對、篩選數據發現采購主體違法違規行為線索,做到監督管理采購主體全覆蓋、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全覆蓋,全方位、精準化徹查嚴查政府采購領域違規行為,積極推進法治化政府采購進程,全力推動市場主體由“找門路”向“找政策”轉變,由“找靠山”向“找法治”轉變。
來源:中國政府采購報